大家好,我是21级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研学生白雅洁。回顾过去一年的备考经历,从最初的迷茫、焦虑到最后的坚定和从容,这段旅程充满了挑战,但也让我收获了许多成长。今天,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,希望能给正在备考或对社会工作专业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。

一、:为什么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考研?
我本科就是社会工作专业,选择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
1.专业认同感:社会工作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专业,我希望通过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,未来能在社会福利、社区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2.职业发展需求:目前社会工作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,研究生学历能带来更丰富的职业选择,比如高校教师、社工机构管理者、政策研究等。
如果你也在考虑是否要考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,不妨先问问自己:我是否对这个专业有热情?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否需要更高的学历?想清楚这些问题后,备考才会更有方向。
二、备考规划:如何高效复习?
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研科目通常包括政治、英语二、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。在报考该学校研究生之前需要自己从官网寻找备考书目(但一般备考时官网还没有出最新的书目,就先按照上一届考试书目准备)部分学校可能还会考察社会学或社会政策相关内容。
我的备考分为三个阶段:
1.基础阶段(3-6月):搭建知识框架
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参考书目、整理笔记、打好英语基础。
专业课: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参考书是非常重要的,买一万本辅助资料不如好好过一遍书。在背书的同时,建议积极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,帮助记忆。
英语:每天坚持背单词(在基础阶段背单词是重中之重),并精读1-2篇英语真题阅读,分析长难句。
政治:这个阶段政治不用太着急,我主要是听课,配合做笔记。
2.强化阶段(7-9月):重点突破+刷题
暑假是考研的黄金期,我每天学习8-10小时,重点突破薄弱环节。
专业课:只过一遍书是万万不够的,在这一阶段最好能熟练把握知识,自己思考考点是什么,给自己出题,查漏补缺(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有些知识平时觉得背会了,但不知道怎么去使用,这是在本阶段需要努力的地方)同时,结合热点话题(如乡村振兴、社会治理)补充案例,提升论述题的答题深度。
英语:继续刷真题,学习做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很重要的(重点练习阅读和写作)。
政治:开始刷肖秀荣《1000题》,并整理错题。
3.冲刺阶段(10-12月):模拟+查漏补缺
最后三个月是提分的关键期,我主要做了三件事:
专业课:进行限时模拟考试,训练答题速度(3小时写满12页纸真的不容易!)。同时,提升论述题的时政结合能力。
英语:重点背作文模板(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,是英语考试的拿分大头,作文必须熟练背诵模版句型,上了考场你就会发现有多有用),并保持每天1-2篇阅读的手感。
政治:狂背肖四肖八,同时跟紧腿姐的冲刺班,学习答题技巧。
三、专业课复习技巧:如何拿高分?
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课考察范围广,既包括理论(如增能理论、系统理论),也包括实务技巧(如个案工作、小组工作)。我的复习感受是:
1.理论部分:理解+记忆
建立知识框架:比如“社会工作理论”可以分为宏观(社会支持理论)、中观(生态系统理论)、微观(认知行为理论),用表格对比记忆更高效。
2.实务部分:灵活运用
掌握通用过程模式:接案—预估—计划—介入—评估—结案,每个阶段都要熟悉。
关注热点话题:比如“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”“乡村振兴中的社工介入”等,这些很可能成为论述题考点。
3.答题技巧
名词解释:定义+特点+举例(如“小组工作”:定义是什么?有哪些类型?举个社区青少年小组的例子)。
简答题:分点作答,逻辑清晰(可用“首先—其次—最后”结构)。
论述题:理论+案例+个人见解(比如“社会工作如何参与社会治理”,可结合政策文件、典型案例展开)。
四、心态调整:如何应对焦虑?
考研不仅是知识的比拼,更是对心态的考验。我在备考期间也曾多次崩溃,但最终都调整了过来。分享几个缓解焦虑的方法:
1.制定合理的计划:不要盲目和别人比进度,按自己的节奏来。
2.适当放松:每周留出时间允许自己放松,避免过度消耗。
3.找到支持系统:和研友互相鼓励,或者向学长学姐请教经验。


